首页
部门概况
规范化培训
进修教育
华西临床毕业后教育 Post-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搜索
搜索
首页 > 进修教育 > 进修招生 > 医技科室
实验医学科进修招生简章
日期:2025-04-17 点击量:



一、 科室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于2003年整合组建成立,是我国最先实现临床检验所有专业全面整合并提供临床各项检验的科室。由临床生化室、临检与血液室、临床微生物室、临床免疫室、临床分子诊断室和应急普检室六个亚专业实验室构成。于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获评卫生部临床重点检验专科。

科室于2006年6月通过了美国CAP医学实验室认可,成为国内首家整体通过美国CAP认可的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并于2008-202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美国CAP医学实验室认可复审。同时也是ISO15189认可实验室。科室各亚专业每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室内质控覆盖率为99.98%,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平均为97%,CAP室间质评项目覆盖率平均为89.6%,参加CAP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为97.41%。

      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医学科一直秉持着服务于医院立足于疑难疾病诊断中心的宗旨,积极配合临床科室围绕单病种组建疾病诊疗中心立足自身优势并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更好的提供为临床服务的实验支撑,探索按疾病诊断建立检验路径的思路,致力于临床检验各专业技术的整合,突破各亚专业单一检测项目报告模式,率先在国内建立了药物基因及药物浓度个体化药效分析平台、器官移植免疫耐受个体化检测平台、单基因遗传病分子诊断平台、血液肿瘤的个体化诊断技术平台、结核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个体化平台、HIV初筛、确证及核酸检测技术平台等多个实验室检测技术平台,形成从早期筛查、实验室辅助诊断、疾病评估到临床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全过程的新医学检验平台体系。近年来,科室共开展120余项新技术。实验医学科建立了全面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体系,以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优化的工作流程,采用先进的工作模式:多台同类型自动化分析仪连接组合替代单机分析,在保证样本快速检测的同时,提高了检验质量;通过智能化LIS系统与检测仪器连接,改善数据传输模式,提升了科学化质量管理;通过LIS系统与HIS系统网络连接,实现了标本信息的条码管理和检验申请与检验报告无纸化服务;通过自动化前处理系统与自动化分析流水线结合应用,进行分析前、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使华西医院的临床检验分析进入了全程质量控制新时代。实验医学科承担了全院所有临床检测项目,是目前国内开展检测项目最多、标本检测量最大、运用检测技术最先进的实验医学中心,目前已开展近800项检测项目,平均每天检测标本超过3.0万份。

基于优秀的技术队伍和先进的设备,我科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临床研究。近三年,获得国家级课题68项,省部级课题71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在国内外各级期刊发表论文522篇,其中SCI文章281篇,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课题《中国健康人群临床检验参考区间建立》,参与建立了我国的卫生行业标准。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新药评价课题等。同时参与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课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试验、卫生部、国家科技部协作课题等研究工作。 鼓励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累计向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投稿300余篇,先后有80余人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获得杰出青年研究者奖、杰出摘要奖、优秀学生旅行奖等奖项10余次。 搭建了与荷兰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及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国际合作平台,6名青年骨干先后完成1年的学习培训。担任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等专业学会副会长、常委等职务,牵头或参与制定了9项国家级行业标准。  

      实验医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亦是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的师资队伍,具有医学检验博士、硕士培养资质,每年承担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住院医师和进修生的培养教育工作,承担临床医学院诊断学基础、临床化学与检验、临床血液与检验、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与检验、检验与临床、输血与血库和临床分子诊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实验医学科有近150人次担任了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多个出版社出版的,包括五年制规划教材《临床免疫学与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主编,八年制规划教材《实验诊断学》副主编,以及《临床血液学与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与检验》和《临床输血学》等多个教材的编者。

科室积极将先进检验技术辐射基层,首创进修生导师制,已接收10余省份进修生1000余名;举办各类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西部地区各级检验人员10000余名,全额资助新疆、青海、西藏、贵州、云南等西部多民族地区和地震重灾区的检验人员500余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借助医院远程音视频网络教育平台,对500家华西网络医院和区域联盟医院进行检验技术培训200余次,指导近10万人次/年;开展技术辐射,下派技术骨干担任基层医院兼职学科主任;与40余家基层医院签定检验项目委托检测协议。

实验医学科全体员工将不断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努力探索实验医学新的诊断模式,积极促进实验医学科内外相关专业的交叉与融合,探讨学科交叉发展的新思路,开展新的临床研究和检测组合。我们将秉承“精湛的技术、准确的结果、优质的服务”的服务宗旨,坚持质量改进,服务于患者,贡献于社会。

 

二、 进修专业简介

1.进修方向(亚专业及项目介绍)

1)临床生化检验: 

临床生化室拥有Roche罗氏流水线平台 cobas p671(离心机)+cobas p612(样本前处理系统)+CCM(样本传输轨道)+cobas p701(样本后处理系统)、cobas c7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obas e801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迈瑞CL-6000i化学发光分析仪、Diasorin LIAISON XL化学发光分析仪、Arkray HA-8190V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cobas b221血气分析仪、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SMC30C,SEBIA毛细管电泳分析仪(CAPILLARYS 2CAPILLARYS 3)SEBI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仪等仪器设备以及类固醇激素检测平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微量元素检测平台(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主要承担全院生化分析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系列、酶学系列、心肌标志物、体液生化、血气分析、渗透压,血清蛋白电泳、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类及相关抗体、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相关激素类、性腺激素类、肾上腺激素类、糖尿病相关检测项目等。除以上常规生化项目外,还提供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浆乳酸、血氨、血浆乙醇等特殊项目检测。

临床生化实验室同时承担了检验系《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理论和实验教学、检验专业的《实验室管理》、《检验与临床》、《医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以及医学专业《诊断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近年来,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高教出版社等全国临床生化专业本科规划教材共十余部。

电泳技术相关临床检验

科室现有多台SEBIA 毛细管(CAPILLARYS 2CAPILLARYS 3)和SEBIA琼脂糖凝胶电泳(Hydrasys 2 scan focusing)设备。项目涉及血清蛋白电泳、毛细管免疫分型、血清免疫固定等。未来建立全国性电泳培训中心。

现有蛋白电泳项目协助临床各个科室诊断和提早发现各类浆细胞增殖疾病,M蛋白相关疑难杂症。在国内是较早开展电泳技术的科室,现在已经形成了专业电泳人才梯队和培养体系,同时依托华西医院各大临床科室,结合科研力量及各类疑难杂症患者群体数据,诊断的疾病种类众多,积累了丰富的结果判读和临床沟通经验。

2)临床检验与血液: 

  临检血液室拥有目前国际先进的SYSMEX血细胞分析流水线,SYSMEX血液分析仪XN-9100、SYSMEX血液分析仪XN-3100,SYSMEX SP-10/50自动推片机,ALI FAX血沉仪,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SYSMEX CN -6000、SYSMEX CS-5100、HISCL-5000、沃芬ACL TOP 750CTS,赛科希德全自动血粘度仪,唯美TEG-5000分析仪,CAPILLARYS 2 FLEX PIERCING血红蛋白电泳仪,PFA-200血小板功能检测仪,奥林巴斯显微镜,骨髓细胞形态扫片仪,全自动特殊染色机,图文报告工作站,BD FACS Canto、BD FACS Canto 流式细胞仪等。常规开展血细胞分析、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沉以及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开展了止凝血相关检查、溶血相关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等,对出凝血相关疾病诊断提供有力的实验室证据;拥有多名具有血液形态学丰富经验的老师,开展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骨髓细胞化学染色以及血液病细胞免疫分型分析,能综合运用WHO分类标准及MICM综合诊断原则对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支撑。

临检血液实验室承担了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与检验》等专业课和《专业英语》的主要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并招收及培养临床检验诊断学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方向的研究生,同时对规范化培训技师及进修生进行临床操作的培训和指导。近年来约二十人次主编、参编人卫、高教出版社《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等教材和实验指导。

临检血液实验室近年来主要的研究方向在血小板功能及遗传特性、白细胞/血小板与炎性反应、白血病融合基因与疾病发生、白血病系统性预后评估等方面。

3)临床微生物检验: 

临床微生物室包括病原组和血清组。病原组现有BACT/ALERT 3D480 Virtuo血培养仪,BACTEC MGIT 960结核分析仪,VITEK 2-compact VITEK® 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MADLI-TOF 质谱鉴定仪,BD Kiestr TLA全自动微生物流水线,开展各类标本的细菌、真菌和结核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真菌G试验,GM试验,曲霉抗体,念珠菌抗原,念珠菌抗体,隐球菌抗原,艰难梭菌检测,常见寄生虫抗原抗体检测。

科室人员近年来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项和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3项,先后承担的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百万元;并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35篇,SCI收录论文64篇。与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联合申报成为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学会(ESCMID)中国大陆地区培训基地,主持全国多中心梅毒螺旋体抗体评估项目。先后多次参加欧洲感染病协会、亚太地区抗生素耐药监测网、全国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欧洲多中心梅毒抗体评估项目、亚太多中心HIV抗原抗体评估项目、亚太多中心HCV抗体评估项目等大型协作科研,组织成立华西检验医学学科联盟耐药监测网,成为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四川省省级中心,负责西部和四川地区联盟单位的耐药监测和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提升。目前已建立与本院呼吸科、中医科、ICU、感染性疾病中心、肿瘤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室的长期科研合作关系。

微生物实验室承担医学检验系的《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和《专业外语》本科教学工作。科室员工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四版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与《临床免疫学与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和《真菌感染病例与病原检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临床微生物学手册 11版》等二十余部教材或专著。

在招收微生物常规进修项目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进修培训的专业深度、增加与国内微生物同道的交流,在微生物进修专业下特设真菌感染检测mNGS检测与感染诊断病原血清学检测三个专题方向。

1. 真菌感染检测

真菌感染具有感染症状重、诊断难的特点,一直是临床感染诊断的重点和难点。真菌感染的诊断依赖于实验室检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作为国家卫健委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省级中心,具备资深的真菌形态学检测专家、完备的真菌血清学检测系统和丰富的病例资源,对真菌感染的诊断经验丰富、实力雄厚,可为进修者提供真菌相关实验室检测的专项培训。拟招录1-2/期。

2. mNGS检测与感染诊断

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是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疑难重症感染精准诊断的检验新技术,针对该技术操作实践、质量控制、报告解读及临床应用综合分析等存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联合精准医学中心共同举办mNGS检测与感染诊断专项培训项目,涉及检测平台建设、技术操作实践、检测报告解读、疑难病案讨论与科研思维训练等方面,拟招录1-2/期。

3. 病原血清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室病原血清组现有Cobas P612Cobas P671Cobas e801组成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流水线、DiaSorin化学发光仪、安图A6200化学发光仪、丹娜SMART6500化学发光仪、欧蒙全自动免疫印迹仪等自动化仪器,并设有HIV确证实验室。开展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EB病毒、HIV、梅毒、结核、TORCH、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包虫、肝吸虫、血吸虫、艰难梭菌及幽门螺旋杆菌等定性和定量血清学检测,基本已覆盖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学检测。

4)临床免疫检验:

临床免疫实验室现拥有Roche全自动流水线平台Cobas P612(样本前处理系统)+ CCM(样本传输轨道)+ Roche cobas e80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贝克曼IMMAGE 80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日立3500全自动特定蛋白生化分析仪、贝克曼Unicel 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富士G1200化学发光分析仪、爱康URANUS AE 115全自动酶免仪, EUROIMMUN Sprinter XL间接免疫荧光操作仪,EUROPattern全自动免疫荧光核型和滴度判读系统,YHLO iFlash3000化学发光分析仪,丽珠MCLIA-800 Plus全自动多重免疫分析仪,BD FACS Dute/ BD FACS Lyric/BD FACS Canto II/BD FACS Canto Plus/Beckman DxFLEX流式细胞仪,HYDRASYS 2 电泳仪,Siemens Viva-ProE system,Waters Acquity UPLC 色谱串联Xevo TQ-S质谱,Thermo scientific Trace1310串联TSQ9000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等具世界先进水平的多种自动化免疫分析系统和治疗性药物分析系统,结合临床需求开展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等多项临床检测项目,承担国家新药临床实验验证的检测与评估工作。

临床免疫实验室承担医学检验系本科生《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检验路径与临床应用》、《诊断学-II》、《医学检验进展(全英文)》和《医学英语(医检)》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承担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临床住院技师和进修生的临床免疫检验技能培养工作。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四、五版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习题集》、《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规划教材《实验诊断学》(第2版)副主编、《图说抗核抗体-荧光模型识别与病例精选》副主编,多人次参编各类教材并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

5)临床分子诊断: 

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及仪器,如:SLAN96系列实时荧光定量PCR仪、ABI-Q5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罗氏公司LightCycler 48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Xpert、ABI 3500型遗传分析仪,BIORAD公司电泳和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数字PCR系统、蔡司全自动核型分析系统、Qiagen Pyro焦磷酸测序仪、luminex200液相芯片检测及微量荧光检测仪等检测仪器及多种全自动核酸提取系统。此外,在精准医学中心还有二代测序系统。临床检测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病原微生物、移植配型、遗传病、血液病、肿瘤、药物基因和法医物证等,其项目包括有HBV-DNA定量、HBV-RNA检测、HBV基因分型与耐药突变分析、HCV-RNA定量、HCV基因分型、HIV-RNA定量,性传播疾病相关病原体核酸定性检测、EB及HCMV-DNA定量、TB-DNA定性及耐药基因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人HLA基因分型、HLA抗体分析、遗传疾病的基因检测、血液病相关融合基因筛选及定量分析、血液病相关预后基因检测、肿瘤药物相关基因检测、亲子鉴定、基因个体识别、药物相关基因检测、骨髓与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等,为疾病预防、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方案确定和疗效判断提供帮助。

 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承担了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和《专业英语》的教学及实习指导,承担规范化培训技师及进修生的培训和指导。参编人卫出版社和高教出版社的本科规划教材《分子诊断学》、《分子诊断学实验指导》、《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和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等,多人次参编各类教材并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

6)临床检验与应急检验

应急普检实验室主要包括临床体液检验、生化急诊检验、临检急诊检验、生化体液检验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检验等部分。实验室现拥有Roche流水线平台 Cobas P671(离心机)+Cobas P612(样本前处理系统)+Cobas P701(样本后处理系统)、Swisslog气动物流系统、Cobas C 7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obas E601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L-8000iCobas b123血气分析仪IMMAGE 800、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SMC30C、SYSMEX血细胞分析流水线,SYSMEX SP-1000i自动推片机,SYSMEX CS5100血凝仪,SYSMEX自动化尿液分析流水线,UF-5000尿沉渣分析仪,UC3500尿干化学分析仪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数码精子质量检测系统、细胞涂片离心机等。常规开展生化分析项目(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系列、酶学系列、体液生化、血气分析、心肌标志物、渗透压、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浆乳酸、血氨、血浆乙醇等特殊项目);血液分析项目(血细胞分析、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沉以及人工白细胞分类计数、止凝血相关检查体液分析项目(体液细胞学分析、大小便常规及隐血、寄生虫、精液检查、各种体液常规及其它特殊项目检查)。

实验室拥有多名EMT培训经验丰富的老师,目前正稳步推进健全的急诊检验培训制度,为急诊提供优质的检测平台和速度;充分发挥应急功能,探索应急检验实验室建设,为应急检验全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支撑。

2. 招生时间及进修期限

每年春、秋季招录两批次进修生,进修期限为半年。招生时间一般定在入学的前两月,即春季(3月初)入学者,1月份录取;秋季(9月初)入学者,7月录取

附:各专业进修期限安排表

进修专业

进修期限

临床生化检验

6个月

临床检验与血液

6个月

临床微生物检验

6个月

临床免疫检验

6个月

临床分子诊断

6个月

临床检验与应急检验

6个月

三、 进修培养方案

实验医学科进修培训方案


进修

专业

进修

时长

学习

内容

带教

方式

进修学习后

应达到的水平


临床生化检验

6个月

生化室相关实验仪器的检测原理、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室内质控,常见生化相关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监测路径。

实验室相关岗位轮转学习、科内专题讲座、疑难病案分析与报告解读以及读书报告等。

熟悉常用生化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及方法评价,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报告的审核及疑难报告的分析。


临床检验与血液--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

6个月

血涂片、骨髓涂片制备,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识别,流式免疫表型特征识别。学习常见血液病的外周血细胞形态、骨髓细胞形态以及流式细胞免疫分型。

根据进修方向,能独立完成外周血或骨髓的细胞分类,独立解读流式细胞图形,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相应检验报告书写。进修骨髓细胞形态方向需自带显微镜。


临床检验与血液--出凝血疾病实验室诊断

6个月

凝血分析仪检测原理、操作及临床意义,常见出凝血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路径,异常出凝血报告审核及解读,临床诊疗对凝血检测的影响。

能独立完成凝血常规检测;掌握相关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了解异常凝血报告解读方法及临床沟通技巧。


临床微生物检验--常规进修

6个月

微生物室标本的培养、病原菌鉴定及药敏的操作;常见病原菌的报告审核及相关专家共识;其他感染性和传染性病原的检测原理及实验操作;常见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熟悉常见的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操作,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手工药敏操作及结果判读,了解常见病原菌的报告审核。


临床微生物检验--真菌感染检测

6个月

病原真菌样本采集处理、直接镜检、培养,病原真菌分类命名原则,常见病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MALDI-TOF MS在真菌领域的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分类、真菌体外药敏试验及常见病原真菌的耐药性检测,真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鉴定与诊断中的应用,病原真菌的菌种保存方法及菌种资源库的建立。

实验室相关岗位轮转学习、科内专题讲座、疑难病案分析与报告解读以及读书报告等。

熟悉常见病原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操作,基本能够独立完成报告审核。如需进修专题方向的学员,请在报名系统进修目的一栏进行备注。


临床微生物检验--mNGS检测与感染诊断

6个月

样本采集、运输与保存要求,样本检测流程和质量控制,数据采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报告解读、疑难案例讨论、临床应用与科研思维训练等。

掌握mNGS检测样本全过程质量控制因素,熟悉该技术临床应用的规范化要求,基本能够独立完成报告审核和疑难病例分析,拓展科研思维能力。如需进修专题方向的学员,请在报名系统进修目的一栏进行备注。


临床微生物检验--病原血清学检测

6个月

乙肝、HIV、梅毒、结核、艰难梭菌、幽门螺旋杆菌、EB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真菌及寄生虫等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原理、方法、结果判读、报告审核及解读。

掌握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测技术,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报告的审核及疑难报告的分析。如需进修专题方向的学员,请在报名系统进修目的一栏进行备注。


临床免疫检验

6个月

免疫室相关实验仪器的检测原理、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室内质控;常见免疫相关疾病、炎性疾病、肿瘤、移植等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监测路径。

实验室相关岗位轮转学习、科内专题讲座、疑难病案分析与报告解读以及读书报告等。

熟悉常用免疫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及方法评价,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报告的审核及疑难报告的分析。


临床分子诊断

6个月

掌握分子室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学习相应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室内质控,学习常见相关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相关基因的实验室诊断及监测路径,提升学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根据进修方向,熟悉分子常用检测项目的结果判读、临床应用及质控,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报告的审核及疑难报告的分析。


临床检验与应急检验

6个月

临检急诊检验、临检体液检验、生化急诊检验、生化体液检验的临床应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检验。

熟悉血常规、凝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及常规生化血液/体液检验常用技术,掌握外周血细胞与体液细胞形态学分类技术,能独立完成相应日常检验分析与报告解读,具有一定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验能力,基本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专业、快速的应急检验。


化学发光相关临床检验

6个月

化学发光相关实验仪器的检测原理、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室内质控;常见化学发光相关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监测路径。

实验室相关岗位轮转学习、科内专题讲座、疑难病案分析与报告解读以及读书报告等。

熟悉常用化学发光相关疾病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及方法评价,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报告的审核及疑难报告的分析。


电泳技术相关临床检验

6个月

血清蛋白电泳与免疫固定电泳相关实验仪器的检测原理、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室内质控,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浆细胞病实验室诊断及监测路径。

掌握我室所用血清蛋白电泳仪与免疫固定电泳仪的检测原理、质控、基本操作以及标本检验流程。熟悉血清蛋白电泳与免疫固定电泳的临床应用,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报告的审核及疑难报告的分析。


流式细胞术相关临床检验

6个月

流式细胞仪及样本前处理仪器的检测原理、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室内质控,血液系统疾病的免疫分型诊断及治疗监测路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精细分型的临床应用和报告解读。

熟悉流式细胞仪的临床应用及方法评价,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报告的审核及疑难报告的分析。


质谱技术相关临床检验

6个月

色谱-质谱仪的检测原理、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室内质控,实验室自建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的流程及性能验证,儿茶酚胺及代谢物、类固醇激素谱、维生素谱、药物浓度监测及毒物检测等项目的前处理操作、上机检测、数据处理和报告解读,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实验室诊断及监测路径。

实验室相关岗位轮转学习、科内专题讲座、疑难病案分析与报告解读、读书报告等;进修学员配一名中级以上具有丰富临床质谱检测经验的导师。

掌握质谱检测的基本原理、样本处理、上机操作和数据处理,熟悉质谱的临床应用,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报告的审核及疑难报告的分析,了解质谱仪器常规维护保养、常见故障处理、新方法的开发及性能验证流程。

 

二、进修内容及要求

(一)进修总体要求

1. 学习SOP文件及相关资料,参与实验室日常临床岗位轮转。

2. 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室内质控分析、部分实验试剂配制及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处理等工作

3. 参与临床周末及节假日值班。

4. 参加规定的教学活动,完成结业考核。

5. “一对一”导师指导下自愿参与部分临床科研工作,学习临床科研思维。

(二)重点学习检验技术

1.临床生化检验:全自动化分析仪;生化检验全面质量控制;血清蛋白电泳。

2. 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根据进修方向分别掌握血液病的外周血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进修该方向需自带显微镜)与流式细胞免疫分型。

3. /凝血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凝血检查前处理;凝血纠正实验;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聚集实验;溶血相关实验;狼疮抗凝物检测;血液流变学检测。

4. 临床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标本前处理;血培养;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核培养;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其他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病原检测。如需进修真菌感染检测、mNGS检测与诊断或病原血清学检测专题方向的学员,请在报名系统进修目的一栏进行备注。

5. 临床免疫检验:自身抗体检测;细胞免疫检测;治疗药物浓度监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特种蛋白检测。

6. 临床分子诊断:PCR平台实时荧光定量PCR平台Sanger测序及毛细管电泳平台杂交平台自动化核酸分析平台

7.应急普检进修:常用临检与生化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与方法性能评价;血细胞分析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凝血与DIC常规检验;血液及体液生化检验;尿液与其他体液检验;大便常规与寄生虫检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检验;急诊检验。

8. 化学发光相关临床检验:化学发光全自动分析仪;化学发光相关检验全面质量控制;常见激素、肿瘤标志物及病原微生物血清学检验。

9.电泳技术相关临床检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

10.流式细胞术相关临床检验:骨髓/全血/胸腹水/脑脊液等样本的流式检测前处理、上机及针对病种的抗体组合方案设计。

11.质谱技术相关临床检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检测原理、基本操作和日常维护;激素、维生素、药物浓度检测等项目的前处理操作、上机检测、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和报告解读,新方法的开发及性能验证流程。

(三)重点学习病种

1.应急普检:贫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其他急诊常见疾病。

2.临床生化检验:心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浆细胞病。

3.临床免疫检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增殖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器官移植;内分泌疾病;肿瘤;炎性疾病。

4.临床微生物检验:细菌感染性疾病;真菌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寄生虫病。

5.临床分子诊断: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6.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相关疾病;浆细胞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疾病;淋巴瘤。

7./凝血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 抗血栓与抗血小板治疗监测。

8.化学发光相关临床检验:内分泌代谢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

9.电泳技术相关临床检验: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其他M蛋白相关疾病。

10.流式细胞术相关临床检验:①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免疫分型,包括淋巴增殖性疾病、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浆细胞疾病的免疫分型和微小残留病检测。②血液系统疾病的鉴别和排除诊断,包括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实体肿瘤浸润等。③免疫功能异常相关疾病的免疫状态评估,包括感染以及肿瘤等疾病类型。④免疫治疗相关细胞亚群的疗效监测,包括风湿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患者,实体肿瘤等。

11.质谱技术相关临床检验:临床药物浓度监测,包括器官移植、免疫性疾病、神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内分泌疾病;急性中毒。

 

(四)技能操作及要求

进修专业

技能操作名称

要求完成例数

临床检验与应急检验

6个月

血细胞分析

≥200

外周血细胞涂片制备、染色及形态检验

≥100

凝血常规/DIC常规检验

≥200

血生化检验

≥200

心肌标志物检验

≥200

小便常规检验

≥500

尿液有形成分镜检

≥300

大便常规/隐血检验

≥400

大便寄生虫/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

≥50

体液生化/常规检验

 200

流感病毒抗原/登革热/疟原虫抗原等急诊检验

 20

急、慢性白血病/缺铁性贫血/感染性疾病外周血细胞分析报告解读

≥20

凝血/DIC常规报告解读

≥40

心肌标志物报告解读

40

常规血生化检验/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40

尿液常规/尿液生化检验报告解读

≥40

体液常规/体液生化检验报告解读

≥40

其他急诊常见疾病如脓毒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休克、肝昏迷等检验报告解读

≥20

临床生化检验

6个月

各种生化标本的核收、保存与处理

100

自动生化仪的校准、操作、保养

10

质控规则、质控数据解读

5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及报告解读

50

血清蛋白电泳及报告解读

50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实验室检查

50

心肌损伤的实验室检查及报告解读

50

糖代谢紊乱的实验室检查及报告解读

50

脂代谢紊乱的实验室检查及报告解读

50

酸碱平衡紊乱的实验室检查及报告解读

50

血清酶测定及报告解读

50

胰腺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及报告解读

30

甲状腺功能试验及报告解读

50

肾上腺功能试验及报告解读

50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体液生化的实验室检查及报告解读

10

临床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平台

6个月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及报告解读

500

重症感染标志物检测及报告解读

100

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及报告解读

100

特种蛋白检测方向

6个月

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及报告解读

200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及报告解读

200

游离轻链检测及报告解读

50

免疫球蛋白G4亚型检测及报告解读

20

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及报告解读

200

尿微量蛋白检测及报告解读

20

自身抗体检测方向

6个月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的制片及荧光阅片分析、报告解读

200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及报告解读

100

自免肝、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及结果解读

50

抗磷脂抗体的检测及报告解读

30

流式细胞免疫功能监测方向

6个月

TBNK淋巴细胞检测及报告解读

500

TB淋巴细胞精细亚群检测及报告解读

20

细胞因子检测及报告解读

10

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及结果判读

20

过敏原检测及报告解读

10

临床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及质谱检测方向

6个月

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检测样本前处理、结果分析与报告解读

500

其它药物浓度检测样本前处理、结果分析与报告解读

100

儿茶酚胺、维生素等质谱检测前处理、数据处理与分析及报告解读

300

临床微生物检验

 

6个月

标本前处理(接收、接种、涂片等)

300

细菌培养及鉴定

200

手工药敏

100

细菌药敏结果判读

100

细菌报告审核

50

血培养标本上机

≥300

血培养阳性瓶处理

50

血培养阴性瓶处理

200

血培养危急值处理

20

病原菌革兰染色阅片

100

结核培养

50

结核药敏试验及结果判读

5

抗酸染色及阅片

100

真菌培养及鉴定

200

真菌药敏及结果判读

≥20

棉兰染色及阅片

≥10

皮肤真菌采样

20

皮肤真菌涂片及镜下观察

20

其他感染性和传染性病原检测及结果判读

100

细菌性肺炎、胸膜炎、脑膜炎、血流感染、骨髓炎及关节炎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100

真菌性肺炎、隐球菌脑膜炎、血流感染、真菌性皮肤病等真菌性感染性疾病

50

结核病

10

寄生虫病

2

真菌感染检测

6个月

标本前处理(接收、接种、涂片等)

100

真菌培养及鉴定

300

真菌药敏及结果判读

100

棉兰染色及阅片

80

皮肤真菌采样

50

皮肤真菌涂片及镜下观察

50

真菌血清学检测及结果判读

100

荧光染色

50

真菌性肺炎、隐球菌脑膜炎、血流感染、真菌性皮肤病等真菌性感染性疾病

50

疑难病案讨论

10

mNGS检测与感染诊断

6个月

样本前处理

100

核酸提取

100

文库构建

100

上机测序

100

生信分析

100

报告解读

600

疑难病案讨论

50

科研项目训练

1-2

病原血清学检测

6个月

肝炎病毒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检测

500

梅毒螺旋体初筛、TRUSTTPPAFTB-ABS检测

200

HIV初筛和确证试验

100

TORCH检测

200

结核分枝杆菌IGRA和双因子检测

100

EB病毒免疫学检测

50

细菌免疫学检测

50

真菌血清学检测

100

寄生虫免疫学检测

50

化学发光仪器的操作、校准、保养

10

临床分子诊断

6个月

乙型肝炎

DNA1000

分型及耐药检测30

丙型肝炎

分型30

结核

TB-DNA300

X-Pert50

耐药检测10

新冠病毒

核酸筛查5000

HPV感染

分型300

其他感染:EBCMV,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

100

血液系统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基因检测50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检测≥3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因检测≥3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检测≥20;骨髓增殖性疾病基因检测≥50

其他肿瘤: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

10

遗传性疾病

地中海贫血10

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

骨髓细胞形态学方向

6个月

慢性白血病骨髓象识别及解读


CML

≥10

CLL

≥10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识别及解读


ALL

≥10

AML(非APL

≥30

APL

≥10

等等……


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方向

6个月

样本前处理及抗体标记

500

流式细胞仪参数设置及上样

30

正常造血细胞免疫分型

100

血液病外周血细胞形态方向

6个月

血液病外周血细胞涂片制备及染色

200

血液病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500

血液病的血常规报告审核

500

出凝血疾病实验室诊断

6个月

APTT纠正实验

20

血小板聚集试验

5

异常凝固曲线的解读

100

化学发光相关临床检验

6个月

各种激素标本的核收、保存与处理

100

化学发光仪器的操作、校准、保养

10

质控规则、质控数据解读

5

糖尿病相关指标检测及报告解读

50

甲状腺功能、相关抗体检测及报告解读

50

肾上腺疾病相关指标检测及报告解读

50

肝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实验室检查及报告解读

20

病毒性肝炎、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实验室检查及报告解读

病毒性肝炎200,梅毒≥50,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20 

电泳技术相关临床检验

6个月

电泳标本的核收、保存与处理

1500

电泳仪器的校准、操作、保养

10

质控规则、质控数据解读

5

血清蛋白电泳及报告解读

500

免疫固定蛋白电泳及报告解读

500

流式细胞术相关临床检验

6个月

标本的接收、保存、处理、上机

1000

流式细胞仪器的开关机维护

20

仪器光路流路校正以及室内质控

20

质控规则、质控数据解读

20

血液系统疾病流式免疫分型及报告解读

200

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精细分型报告解读

200

质谱技术相关临床检验

6个月

质谱标本的接收、保存、处理、上机

1000

质谱仪的操作、保养、常见故障处理

10

质控规则、质控数据解读

10

激素、维生素等内源性质谱项目检测、数据处理及报告解读

200

药物浓度、毒物等外源性质谱项目检测、数据处理及报告解读

200

新方法开发及性能验证

1

 

(五)教学活动及要求

教学活动

教学要求

入科教育

1

进修学员入科时统一安排进

临床小讲课

1-2

重点讲授本专业理论、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方法学评价及学科前沿进展

病案分析

1-2

重点对疑难报告或少见病案进行分析讨论PPT形式进行,由各亚组安排。

读书报告

1

进修生读书报告至少1次。以最新专家共识解读及学科前沿发展为主要内容。

 

四、进修学员资质要求

申报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各专业的进修生必须符合以下资质:50岁以下,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至少工作3年以上,有职称证(最低为技师)。


上一篇:神经生物检测中心进修招生简章

下一篇:输血科进修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