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2018级)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医学岗位胜任力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合格毕业生能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掌握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基本临床实践能力,能为个体和群体健康承担相应责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发展潜力和国际视野,为毕业后医学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医疗卫生领域职业精神内涵并遵守医疗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掌握医学伦理学的主要原理,在学习工作中养成同理心、尊重患者并提供优质服务,树立真诚、正直、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素养,并为维护病人、专业和社会的利益做出积极努力;
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以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掌握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能够描述生命各阶段常见、多发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自然病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基本原则;
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全面、规范、系统、正确地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评价精神状态,能选择并安全实施各种常见临床基本操作,及时、有效诊断和处理本学科领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与病人及家属、同行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具有保护并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的责任意识。
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甄别、理解、批判性评价并应用医学等科学文献中的证据,在临床数据系统中有效检索、解读和记录信息,能应用常用科学方法,提出科学问题并进行探讨,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了解医疗相关知识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
能意识到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三、专业核心课程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系统整合临床课程)、妇产科学、儿科、中医学、循证医学、全科医学概论
四、基本学制及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五年
修业年限:四到七年
五、毕业最低总学分:235
六、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七、教学计划进度表(见附件)
本科教学公众号
华西微家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