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高考志愿表上填满临床医学的那一刻起,我便早已做好了年年高三岁岁高三的打算。
王老师的声誉早已在我们学生中传开,早就听闻神经外科是金字塔中的尖尖,国内外的大牛也少有女性,打心眼里特别想跟她的门诊。终于在一次神外的导论课后缠上了王老师,还死皮赖脸的进入了神经外科,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这个小白有机会见识,并让我更加明白“医者”一词所蕴含的意义,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多敬畏。
下午还不到一点王老师就上门诊了,诊室外患者在护士的指引下早已排好了队,他们有序的进入诊室,王老师正在专心看诊时,突然门被推开,有一抹红色探进又很快的退出去,我正好奇,门再次被打开,一位穿红色线衫的女士探着上半身推门进来,面色焦愁,额前的碎发已是一绺一绺的,时不时拨弄一下又很快掉下来,肘上挎着厚厚的一叠影像资料袋。她紧蹙着眉头用一种几乎哀求的声音说:
“王医生,我......”
看见诊室里还有人,又把门关上退了出去。“她一定有什么着急的事情。”我心想。
一会,终于轮到她,还没坐下便急急开口“王医生啊,孩子......他中午还只是说看不清楚,怎么就这一会功夫就…...他就…...”她掏出所有的片子,声音里透着着急和不知所措。
“下午输着液突然就抽搐了,太吓人了,求求你,给他看一看。”
“孩子还能走吗?”王老师拿着片子做着对比问。
“不行,眼睛都真不开了......“这位母亲的声音颤抖伴着哭腔。
“带过来,我看看吧。“
不一会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被他父亲抱着进来,小孩紧闭双眼,不时会四肢抽动一下。这对夫妇看起来三十出头,但他们满脸写着担忧,“孩子几天前还好好的啊!”经询问知道这位小男孩几天前高热,经治疗后一直不见好转,今天下午病情加重就诊华西。
对比着投影仪上的CT、MRI片子,呼唤了几声男孩的名字,又做了体格检查,王老师对孩子父母说: ”没事,我们有办法。“
孩子的母亲眼里充满希望喜极而泣紧紧抓住老师的手,满脸泪水:“我们有救了啊,谢谢您!您是我们的恩人......“孩子的爸爸也抹着眼泪不停地说着谢谢。夫妻俩从外省过来,唯一的孩子生病让他们放下所有的一切,一心陪着孩子就医,家里的老人也异常担忧,我被这一幕深深地触动着,什么是苍生大医?
下门诊在路上,老师问我印象最深的是哪位患者,我告诉她是那位小男孩,老师告诉我通过影像学、查体和询问病史,孩子的病情是可以治愈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孩子生病父母最无助,内心异常痛苦,如果我们能治疗这个孩子,就能拯救他们的家庭。”我听着老师的话,脑海里出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画面,这就是我所追求的,我一心学医,再苦再累也值!
在神外的见习,让我第一次离开书本与生命面对面,让我去思考如何面对生命?什么样的医疗是我们要做的?未来我的路还有很长,日后的种种经历必将磨砺我,塑造我成为真正成为一名”医者“。
作者:陆萱(华西临床医学院)
【教师点评】
巧合或是缘分让我认识了陆萱同学,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外表温柔而内心坚定,一心学医,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非常自律,坚韧不拔,不怕困难,有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我也坚信她能成为“医者”,成为她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她好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注定了她的“医路”广阔和深远。
一次跟诊种下了“技术可以学习,德行需要养成”的种子,老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慢慢影响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其《什么是教育》里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认识自我。
带习教师:何建萍(腹部肿瘤科 主治医师)
本科教学公众号
华西微家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