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深度华西】医护人员身后的“氧气医生” 第一时间为重症患者抢通“生命通道” 2024-04-02
阅读量:

2022年末,新冠疫情迅速发展,感染患者急剧增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集全院之力做好“保急诊、保发热、保重症、保必须”的“四保”工作。一线医护人员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作为后勤保障服务的重要力量,基建运行部围绕重症患者救治最关键的氧气供应保障,第一时间改造扩充重症床位、第一时间新建中心供氧设施、第一时间保障病房氧气供应,全力配合白衣天使们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中,基建运行部派出的一名医用气体工程师成功解决了武汉前线医院供氧难题,被亲切地称为“氧气医生”;3年之后,广大后勤保障人员再次成为了“氧气医生”,夜以继日地奋战为广大重症患者抢通了“生命通道”。从2022年12月24日到2023年2月1日,40天的时间内,基建团队累计保障液氧供应1059立方米,钢瓶供应10357瓶,单日最高瓶氧用量近600瓶……为“保健康、防重症”贡献了基建后勤铁军的力量。


第一时间改造重症床位 全力保障病患及时收治

2022年12月下旬,医院急诊患者不断增加、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患者明显增多,救治压力持续增加,医院原有的215张ICU重症床位无法满足救治需求,改造扩充重症床位迫在眉睫。

12月23日,院领导带队到感染性疾病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等病房进行现场调研,明确提出要以最快速度、按照ICU病房标准将普通病房改造为重症病房。基建运行部部长、党支部书记杜栩立即召集动力运行科医用气体、配电班组紧急制定改造方案,结合院区各建筑的改造条件,最终选择了中心供氧条件较好的第一住院大楼、第三住院大楼部分楼层进行改造。

在随后的一周时间内,医院基建团队先是昼夜奋战,于12月26日改造完成第一住院大楼64个重症床位;随着收治病患数持续增加,按照医院统筹安排,又于27日启动第三住院大楼重症病房改造,改造团队通宵达旦奋战96个小时,于12月31日顺利完成210个重症床位的改造。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在重症病房改造过程中,因工期非常紧张,团队所有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夜间施工身体疲惫了,就用冷水洗一把脸,继续投入工作。曾于2020年赴武汉支援、并参与本次改造任务的医用气体工程师张宏伟回忆到:“病房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一个病区的改造要求在两天内完工,包括方案制定、物料准备、施工组织、现场监管、完工验收等。为了能按时保质地交付临床使用,每天的改造工作基本都会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大家没有一丝怨言、一点懈怠,始终牢记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在第三住院大楼重症病房改造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建筑建成年代较早,改造区域现有用电负荷无法满足改造后的重症治疗需求。为确保及时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团队紧急调整改造方案,供配电组抽调28位技术骨干昼夜兼程,从中心花园地下室配电站独立牵引电源至保障区域,累计完成1100米电缆敷设、6个配电箱安装及电缆头制作,将原本需要2天的工期缩短至1天,成功保障了210张床位的用电需求。


第一时间新建中心供氧设施 全方位保障用氧需求

重症患者往往需要依托呼吸机、高流量吸氧设备实施高流量氧气治疗,这对医院氧气供应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2月22日起,医院供氧量从日常的每日8000m3猛增到1.5万m3,几乎翻了一倍;12月25日,医院当日液氧消耗量达20.9m3,已经超过液氧罐20m3的设计容量;与此同时,多个病房也出现中心供氧压力不足、呼吸机报警等情况。

面对供氧用量成倍增加、氧气供应不足的难题,基建运行部团队第一时间分析原因:一是用氧量已超过设计容量,原有液氧气化器无法满足现有用氧需求,气化能力不足;二是多个病房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高流量供氧区域范围太广,整个系统压力陡增。原因找到了,怎么办?只有紧急增设新的液氧供应设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氧气供应端的问题。

12月26日,基建团队仅用1天便完成了新液氧供应设施的选址调研、设备物料采购及实施方案确定,通过24小时“三班倒”的施工方式,仅用5天时间完成了2台5m3液氧罐、2台500m3/h气化器、管道系统等气源设施的安装建设,通过新增一根氧气输出主管、提高液氧站的医用氧输出压力等措施,使各个病房设备带上的医用氧气流量和压力都得到有效提高。我院液氧罐总容积也从20m3增至30m3,极大提升了中心供氧的保障能力。

from clipboard

中心供氧长期高负荷运行,导致液氧站房结霜严重,直接影响氧气供应。为了尽快解决结霜问题,物业维修师傅户外奋战24小时,为液氧站房新敷设了一根蒸汽管道,有效提高了气化器在汽化过程中的热交换量,结霜结冰明显减少。医用气体组技术主管黄世清工程师回忆:“物业工人师傅也有感染患病的,但没有一个人喊累、一直在坚持,他们知道很多病人此刻正需要氧气救治。”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第一时间保障病房氧气供应 做行走在全院的“氧气医生”

新建的液氧供应设施暂时解决了氧气供应难题,但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医院各科普通病房也开始大量收治需要高流量氧疗的重症患者。按照设计标准,普通病房的中心供氧仅能支撑极少数量的高流量吸氧设备,如何保障大量重症患者在普通病房的氧疗成为了救治保障工作的关键。

紧急状况下,基建团队立即启用了氧气钢瓶为无创呼吸机、高流量吸氧设备供氧。各病房单日消耗钢瓶从既往的个位数陡增至三位数,最高峰时每日消耗接近600瓶。由于单个钢瓶氧气容量仅能维持1小时,对氧气钢瓶的运输补给及安装更换提出了较高要求。为确保科室氧气钢瓶供应及时更换,基建部和安保部22位员工加班加点24小时值守病区,及时保障病房氧气钢瓶的充足供应,协助护理团队及时完成钢瓶的安装更换。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负责动态统计医院瓶氧用量、安排人员值守的医用气体工程师杨稀策说:“由于移动式瓶装氧容积小,需要频繁换瓶充装,工人师傅们平均每天要完成超过500个氧气钢瓶运送、安装、更换、巡视检查和空瓶回收,有效提高了瓶装氧的使用效率。有的员工连续14天在院未能回家,有时忙到连一顿饭都没时间吃,有时一天之内要解决150余个临床供氧需求……”

承担瓶氧运输保障任务的班组长刘汉斌说:“秉承‘一床一瓶都不能少’原则,我们第一时间配送钢瓶到有需求的临床科室;在呼吸重点病房保证全天驻守,一旦有更换需求,师傅就要拖着钢瓶赶到床旁。大家几乎都是连轴转,刚开始的几天基本只能在凌晨间隙抽空小憩一下,很多师傅脚底和手都磨起了泡,但仍在坚守着。”

对内,坚守岗位确保后勤保障;对外,争取支持确保稳定供给。为保障氧气源的稳定供给,武侯区政府组织供氧保障专题会议,要求医用氧供应企业从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严格按照我院需求保障每日氧气的运输供应。同时,在武侯区政府的协调下,基建团队主动联系交管部门为液氧、瓶氧供应商办理危化品转运绿色通行证,确保平日及元旦、春节节假日期间氧源供应的及时到位。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在这场攻坚战中,一支关键时候“靠得住、冲得上、打得赢”的基建后勤铁军化身保障氧气供给的“氧气医生”,在任何时候都将秉持“保障有力、运行安全、服务满意”的工作目标,同心协力、勇担使命,做好广大白衣天使身后的“守护人”,让患者安心、医护放心!



作者: 来源: